政工园地
无私奉献苦作乐 大爱无彊写春秋
——记市卫生系统“最具贡献好医生”、市二院心内三科主任张领
“30年的从医生涯,早出晚归,披星戴月,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每年有1000多台手术,50多场医学专业讲座,其中的艰辛,非常人可以理解。我一直把这份工作当成事业去做,苦中作乐,敬畏生命,为每一个病人的康复竭尽全力。看着一个个病人能够痊愈出院,我觉得这是我最大的幸福。”——张领
这是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二院)推出的医师节微视频中,心内三科主任张领的一番话。这位鹰城人引以为豪的“护心”专家,将其从医生涯的艰辛一笔带过,用“幸福”一词总结了自己苦中作乐的医学事业。在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平顶山市科技功臣等诸多的荣誉头衔下,他的事业落脚点仍是病人的安康。30年间,他披星戴月、勤奋不辍,深耕专业学术领域,他是中国经皮亲二尖瓣成形术指南参考文献的作者、全市卫生系统唯一一项平顶山市科技进步特等奖的第一完成者。此次,在我市卫生系统首届医师节表彰活动中,他位居“最具贡献好医生”荣誉榜。
敢为人先,手术台上不断突破的是技术“高度”
心脏介入技术是上世纪后期心血管领域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通过一个小小的创口,就可以送入护心保命的“保护伞”。早在1988年市二院心脏中心率先在河南省开展了第一例风湿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自1993年起,以学科带头人石振纲为首,张领先后参与完成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介入治疗2000多例,市二院心脏中心一直保持着该手术量位居全国前十的佳绩。作为该院心内科战线的骨干医生,张领早早挑起了技术发展的大梁。
对张领而言,手术台次突破的不仅是“数量”,而是技术的不断创新。冠心病、复杂冠脉病变、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多疾病种类逐渐在介入治疗下得以“攻克”。1997年10月张领率先在本市独立完成了二维标测下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为如今医院开展三维标测下射频消融治疗奠定了基础;1998年6月,张领率先在本市独立完成了AAI起搏器植入术;2005年10月至今,张领带领他的技术团队又先后独立完成了复杂冠脉的介入治疗,包括慢性闭塞病变、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等,数次突破生命的禁区,而张领更是用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成为我市心血管专科领域的领路人。
做好医生,科研、论文和学术讲座丈量的是学术“深度”
每年不计其数的病人和一千余台次的手术量,其中的艰辛非常人可以理解。但张领认为:“诊治多少病人、做了多少台手术不是终极目标,通过自己的临床科研工作,为医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把临床和科研有机的相结合,这才是医学最大的魅力。”在张领看来,临床和科研是一以贯之的辩证关系,它们的终极目标,是为病人解除病痛。
张领在完成每天超负荷的工作之余,挤出休息时间努力学习专业技术,查资料、看文献,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先后在《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中国循环杂志》等发表论文50篇。其中一篇论文获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张领作为一个临床医生,对医学科技工作十分重视。先后作为第一完成人主持完成平顶山市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4项。其中2014年8月,张领主持的科研项目“二尖瓣形态与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的选择”,获得平顶山市卫生系统迄今为止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科研进步特等奖。开创了平顶山市卫生系统的先河。
作为中国基层心血管医师培训讲师和鹰城心血管专业的学术主委,张领每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学术交流。近几年他完全牺牲了业余时间,仅他每年进行的学术报告就有50余次,这也使他的学术深度不断得以拓展。2014年11月,凭借庞大的手术、论文和科研数量,张领成功申报了我市首个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适应症研究进展学习培训班”,填补了我市医学界在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上的空白,让鹰城的学术成就在国家级舞台“亮相”,鹰城风湿性心脏病诊疗跃居我国临床教学培训行列。2016年8月张领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积累,在全国心血管疾病病例大赛的赛场上游韧有余,荣获全国优秀病例奖(全国仅5名)。
2016年10月《中国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指南2016》发布,指南共采用102篇参考文献,其中中文论文文献仅占10篇,而2篇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张领。作为一名地市级医院的医生,这几乎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不仅是我市医学界的骄傲,也是我省心血管领域独一无二的荣誉。以石振纲、张领为代表的市二院心脏中心,作为全国甚至全世界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领域的拓荒者之一,经过30年的勤奋不辍,成就了市二院心脏中心在我国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领域无法撼动的学术地位。
30年勤奋不辍,用青春书写事业,将大爱奉献病人,张领用“幸福”一词概括了他的从医生涯。走过医疗行业改革的起伏潮流,如今50岁的他,始终用一颗敬畏生命的医者仁心,为患者的康复竭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