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急诊科,一个永不熄灯、24小时值守的地方;一个患者病情最危急的地方。
急诊科,一个“疫线”上的前沿阵地,一个与病毒战斗、与死神抗争的“前方哨所”。
每一天,这里都上演着生死时速,发生着奇迹与感动。
只因这里有一群人,他们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摆渡,为疫情防控而奋战……
不顾安危,争分夺秒
作为医院病人救治的前沿阵地,急诊科工作不仅争分夺秒,还复杂繁重,主要分为三大块:院前急救,负责接120调度指挥的指令,随时出诊转运病人;院内预检分诊、急诊救治(包含卒中、胸痛、创伤三大中心);接诊急、危病人,先行生命支持治疗。三大块工作紧密结合、无缝衔接。
随着新一轮疫情的出现,本就忙碌的急诊科压力激增。除正常接诊常规急诊患者外,他们还担负起疫情期间返平人员的预检分诊和诊疗工作,每日接诊均在100余人。这不仅加重了急诊科的工作量,还加大了医务人员的感染风险,为急诊科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
主任张磊、护士长聂鹏安排防疫工作
为应对疫情,科主任张磊和护士长聂鹏、焦国英、张彩玲带领全体医务人员制定应对方案,优化诊疗模式,第一时间对预检分诊、抢救室、清创室、观察室等场所、环境进行调整、优化和消杀。完善发热监测和发热病情登记,将防疫工作落实、落细,坚决做到早发现、早隔离,避免院内交叉感染。
预检分诊,主动请缨
在急诊科医务人员全员上岗、满负荷工作的情况下,面对新一轮复杂严峻的疫情,医务人员仍主动请缨、奋勇上前,积极参加医院疫情防控预备队,闻令而动,全身心投入医院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应急核酸采样分队、基层疫情防控指导等工作。
“您好!请出示身份证,给您登记信息。”急诊科徐晓菲和聂国英一边预检分诊,一边解答市民疑问、引导行走路线。对于发热患者,严格按规定由专人一对一带到发热门诊就医。
通过身份证信息,经过大数据流调、比对、上报,医务人员对来院市民一一核查,及时分流。为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他们经常顾不上吃饭,有时间吃饭时,饭点已过,饭菜已凉。
急诊科主任张磊说:“这就像是蒙着眼睛打仗,医护人员每天都要穿着隔离服,帽子、口罩、手套等也要佩戴齐全,尽心竭力开展疫情筛查,才能保障医院防疫安全。”
急诊精英,驰援武汉
急诊科防疫工作的井然有序、有条不紊,与他们在疫情最严重时的努力密不可分。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参与过那场惊心动魄的战“疫”,是打过“硬仗”的“尖兵”。
去年年初,急诊科紧急抽调医务人员,参加省援鄂救援队。急诊科医生代鹏许、宋晓杰,护士马松杰、郭晨龙、李文平、魏凯旋、金要国主动请缨,前往支援。
急诊科为援鄂战友鼓气加油
7人去到武汉、进入隔离病房,隔离服下的汗水浸湿衣衫,护目镜的雾气模糊了双眸。他们站立的地方,是疫情最猖獗的地区;隔着手套触摸到的,是急需医治的新冠患者。
他们迎难而上,无私无畏,勇敢地冲在最前线,为患者提供了精准的治疗与护理,顺利完成了新冠患者救治任务,得到了武汉市中心医院和患者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
全员参与,坚守阵地
新一轮疫情发生以来,科主任张磊和聂鹏、焦国英、张彩玲三位护士长放弃双休,每日到岗,认真查看病人处置情况和疫情防控规范,开展全员业务学习及防控知识培训,组织所有医务人员、120救护车司机定期考试,督导他们做好职业防护。
为守好防疫“前哨站”,医务人员放弃了节日和假期,坚守在抗疫一线。急诊科姬婷婷的母亲因病入院,又有两个孩子,她又担心又急,但依然坚持工作,直到下班才奔赴亲人病榻。
疫情期间,救护车除了承担普通患者的接送,还承担发热患者和密切接触者的转运任务。急救人员“以救护车为家”,大半时间都在车中度过,过程中严格遵守感控原则,保障运送患者的安全。
同时,急诊科还承担了院内及各疫苗接种点的医疗保障任务,尽管任务重、压力大,但他们无怨无悔,无畏风险,勇挑重担,出色完成任务。
绿色,象征着生命和希望。疫情之下,这群可爱的“绿衣天使”坚守岗位,争分夺秒地抢救生命,为患者筑牢了生命防线,成为疫情阻击战中一束美丽的“生命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