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岗位典范:一年接诊病人逾15万人次
市二院超声科获评我市“巾帼文明岗”
近日,在我市开展的“双学双比”“巾帼建功”活动中,市二院超声科获得“平顶山市巾帼文明岗”称号。这个拥有29位在岗职工,女性占比达到80%以上的科室,是如何获得该项荣誉的呢?在荣誉的背后,29位职工到底付出了哪些不为人知的艰辛和努力呢?3月12日上午,笔者走进位于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二院)门诊楼三楼的超声科,探索这个“小”科室背后的动人故事。
年接诊量15万余人次
全年无休,坚守岗位
超声科以超声医学诊断为主,探音索影,追踪病情,精准诊断;其安全、无创、价格低廉、实时动态、可重复性等优势常年位居各项影像学检查选择之首。
在市二院,门诊和住院病人的超声诊断需求量巨大。据统计,科室每年接诊量逾15万人次。采访当天8时30分许,晨间超声门诊预约人数已经达到170余人次。上午8点,6间超声诊室全部进入接诊状态;上午9点,床旁彩超医生已进入心内科病区,开始为重症住院病人进行超声诊断,当天预约的床旁超声人数达到20余人次,按照每人20分钟计算,床旁超声医生需要不间断工作10个小时才能完成当天床旁诊断任务。
“平均每天400余人次的门诊接诊量,还不包括复杂病人随时出现的紧急会诊、夜间急诊超声诊断及手术中的超声配合任务等。”该科主任宋保玲说,科里医生从早上进入诊室到中午,基本上没人有时间上厕所,所以根本不敢喝水。中午接诊到1点,下午再连轴工作已是科室的工作常态。
当值的分诊工作人员介绍说,每天给病人分诊、导诊,介绍的话能重复上百遍,面对一些老年患者和行动不便患者,更是要安抚情绪、耐心疏导......”
每天400余人次的接诊量,几乎持续一年365天。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小长假期间,超声科依然是全员在岗,长假期间接诊量达到3千多人次。为了科室的高效运转,7位处于孕产期和哺乳期的医生自行将产假缩短,提前回岗工作;今年年初,科室医生茹燕因病做了手术,却没请一天假,和同事调了几天班休养后,又连续值班把调休补了出来。
这支女职工占多数的超声诊断队伍,用女性的细心和耐心撑起了精准诊疗的工作任务,22位女职工,为数以万计的鹰城百姓送去了民生诊疗服务。在这个高任务量的岗位背后,7位男医生更是付出了常人想象不到的汗水。颈椎病、肩周炎成了职业病;常年紧盯超声屏幕,每个医生的视力伤害都很大,年轻小伙儿孙先松工作3年已换了3副眼镜,度数一年比一年高;医生王飞更是带病坚守岗位,在值班室打完吊针,高烧39度还是没忍心回去休息,又一头扎进了诊室......
埋头苦干不问难
钻研技术,注重学术
任务重、人员少,可是超声科依然保持着每年开展2项以上新技术的工作热情。
去年,科室于全市首家开展了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技术,为高精尖的心胸外科手术提供了精准的术中影像依据,使接受心胸外科瓣膜病变手术、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患者改变了术后评估困难的状况,填补了经胸检查不易显示心脏手术部位血栓的空白,用有力的技术支撑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此外,科室在乳腺肿块(5毫米及以下)精准定位技术、彩超引导下介入技术、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以及疑难病例的诊断领域均达到省内领先水平;科室开展的四维彩超筛查、胎儿心脏排畸筛查等项目,为众多的准妈妈送去了优生优育的福利。
为了攀登医学领域高峰,科室定期派遣医生前往国家级、省级重点医院的权威专科进修。每次有医生出门进修,科室就处于“一人进修、全科分享”的状态,科室微信群成为了毫无保留、共同进步的“思想摇篮”,大量的罕见病例以及专家诊断分析让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病材。马凡氏综合征、主动脉夹层、胎儿肢体畸形、十字交叉心、永存动脉干等罕见病例的准确诊断,也说明了科室医务人员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复杂重症彩超诊断技术水平也在省市范围内崭露头角。此外,科室雷打不动地坚持每个月两次的业务讲座,用于分享学科前沿动态,提升全体成员的业务技术。
管理与技术相结合、服务与质量相并重,就是这样的奋斗精神,让超声科的业务量蒸蒸日上。患者的满意度也在一次次的细心检查、一次次疑难病例的确诊印证中得到提升。
“像鸟儿爱护羽毛一样,我们也要爱护患者、珍惜每一位病人的信赖。”宋宝玲说,这是科室医生说过最让她感动的语言之一,里边包含了太多的敬业与付出以及对超声专业热爱的正能量。
岗位无尊卑,奉献无条件。在岗位的责任中,市二院超声科全体医务人员以勇敢者的姿态将艰难困苦悉数踏在脚下,不仅成功实现了专业梦想,而且以满足患者需求为一个又一个新的起点,不断超越自我,发展完善,用大胆探索的进取精神、甘于奉献的崇高医德和不断创新的领先技术,在患者心目中树起“精准医疗”的品牌,也成就了这次“巾帼文明岗”当之无愧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