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近日,我院眼科收治了一位巨大黄斑裂孔患者,该患者4年前曾行黄斑裂孔修复术,一年前再次出现黄斑裂孔,裂孔直径达到840μm,病情较为复杂。谢培培副主任团队在微创玻璃体切除及内界膜剥离基础上,采用了增加内界膜填塞技术,术后患者黄斑裂孔完全愈合,视力恢复良好。
七旬患者右眼黄斑裂孔复发,眼科团队巧手修补巨大裂孔
78岁的杜阿姨(化名)4年前曾因“右眼黄斑裂孔、白内障”,在外院接受过右眼玻璃体切除、黄斑裂孔修复、硅油填充、白内障摘除手术。
1年前,杜阿姨右眼再次出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症状,近期家人带她来我院眼科就诊。经检查杜阿姨右眼视力为手动/10cm(10厘米的距离能感知到手在动),几乎处于失明状态。检查发现黄斑中心凹处圆形黄斑裂孔病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提示黄斑裂孔直径达到840μm,已属于巨大裂孔。
“黄斑位于视网膜上,重要的神经细胞大部分集中在这里,是视觉最敏锐的特殊区域。一旦该部位发生了病变,中心视力会受到严重影响,患者视力会突然下降。”眼科副主任谢培培解释道:“黄斑裂孔是黄斑区出现全层或部分组织缺损,时间越长,裂孔越大,感光细胞受损越多,还会导致中心视力永久性下降、视物变形甚至视网膜脱离。”
谢培培副主任表示,大的黄斑裂孔通常无法自愈,尤其像杜阿姨这样的全层裂孔,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封闭裂孔,避免病灶进一步扩大,恢复解剖结构,争取能最大限度的帮助患者恢复视力。
因患者年龄大,且曾经接受过手术治疗,属复发性黄斑裂孔,情况更为复杂。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征得其手术同意后,谢培培副主任团队为杜阿姨实施了“右眼玻璃体切割+内界膜剥离填塞+空气填充术”。
该手术复杂程度高、难度大,非常考验术者技术水平。谢主任凭借高超的专业技术和丰富的手术经验,仅20分钟便顺利完成手术。
术后第六天,杜阿姨没有眼红、眼痛等任何不适,视力提高到0.05,检查黄斑裂孔已闭合。“术前右眼啥都看不到,现在两三米内的东西都能看到轮廓,还能辨识眼前的人,太惊喜了!”术后患者及其家属对我院眼科医护团队表示十分感谢。
黄斑部位出现病变,一定要及时就医
正常情况下,眼内的玻璃体贴附在视网膜上并保持稳定。随着年龄的增长,玻璃体逐渐收缩和变形,会在黄斑区域产生牵拉力,而这种牵拉力可能导致黄斑组织的撕裂,形成黄斑裂孔,也被称为特发性黄斑裂孔。这是一种年龄相关性疾病,多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女性。
黄斑裂孔早期(I期)可能表现为黄斑囊样改变,此时若玻璃体牵引自行解除,少数病例有闭合可能。一旦发展为全层裂孔(视网膜神经组织层完全断裂),必须手术干预。术后患者视力恢复通常需要3—6个月。
谢培培副主任表示,眼底疾病(包括黄斑裂孔)目前已被纳入视力不佳患者的常规筛查项目,通过OCT、眼底照相等专业检查,明确诊断。
平时有视力明显减退的患者可以进行自我检查,方法是:看向一张布满大小相同图案的表格,若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弯曲,说明黄斑部位已经出现了病变,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排查,避免延误治疗时机。另外,单眼或者双眼出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视野有暗点的情况时,也应尽早到医院眼科进行相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