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急救电话:0375-4975120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字体: [ ]
我院新城区分院开展慢阻肺病筛查工作
来源: 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4-12-11 浏览次数:3959次

我院新城区分院开展慢阻肺病筛查工作

  2024年9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部门公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病)患者健康服务被正式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我市开展的“卫生健康四个专项行动”中的重大慢性病防治行动,也明确将慢阻肺病列入其中。

 为贯彻落实上级要求,做实做细示范区慢阻肺病防治工作,11月18日——22日,我院新城区分院(湖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开展慢阻肺病筛查工作

   慢阻肺项目技术培训交流会

图片1.png

 为全面推进卫生健康四个专项行动,提高辖区群众健康管理水平,加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11月15日上午,示范区卫生健康服务中心在我院新城区分院组织召开慢阻肺项目技术培训交流会,辖区基层医疗机构约60余人参加了培训。

图片2.png

 培训重点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服务规范》(试行)进行了详细解读,进一步明确了筛查工作流程,符合慢阻肺高危人群的特征、项目实施流程、现场筛查流程与布置情况以及注意事项等,使参会人员对慢阻肺疾病规范管理与治疗有了更为深刻而全面的理解。

    新城区分院慢阻肺病筛查工作

 11月18日——22日,新城区分院率先开展第一次慢阻肺病筛查工作11月20日上午,在第23个世界慢阻肺日到来之际,前来新城区分院慢阻肺门诊筛查的居民络绎不绝。

 医务人员针对慢性咳嗽,长期咳痰,活动后气促或者呼吸困难,不明原因的喘息、胸闷,长期吸烟,接触职业粉尘、化学物质、室内外空气污染以及其它因呼吸道不适,愿意接受筛查的居民进行了详细筛查。筛查项目包括问卷调查、问诊、听诊、体格检查、血压、血氧饱和度检测,经医生评估后认为有必要者,加做肺功能检测。      

图片5.png


 

 此次筛查为公益活动,以上项目全部免费。截至目前,新城区分院共初筛患者近百人,其中确诊慢阻肺病人和高度疑似病人共62例,均建立了个人档案,录入基本公共卫生系统,随后将进一步明确诊断,进行长期规范管理,从而使辖区内慢阻肺患者减缓疾病进程,降低疾病负担。

慢阻肺知识小科普

据我院呼吸内科主任赵晓风介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病)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与有害气体及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全球40岁以上发病率已高达9%~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和相应的呼吸系统症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症状是慢性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患者往往会忽略这些症状。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以没有明显的症状,随病情进展日益显著。咳嗽、咳痰症状通常在疾病早期出现,而后期则以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可因呼吸衰竭引起缺氧和体内酸碱平衡紊乱,进而导致精神神经症状,如嗜睡、头痛、神志恍惚等。晚期患者常见体重下降、食欲减退、营养不良等,对于大多数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往往合并其他明显临床症状,这会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

肺功能检查是判断气流受限的重复性较好的客观指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严重程度评估、疾病进展、预后及治疗反应等具有重要意义。胸部X线检查对确定肺部并发症,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其他疾病(如肺结核、肺间质纤维化等)鉴别具有重要意义。胸部CT检查其主要意义在于排除其他具有相似症状的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CT表现主要为小气道改变、肺气肿以及并发症的表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晚期患者可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酸碱平衡失调以及呼吸衰竭等改变,血气分析对上述并发症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部分。药物治疗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症状、减少急性加重的核心方法,应该长期坚持用药并定期随访。非药物治疗包括减少危险因素的暴露,其中最重要的是劝导患者戒烟,这是减慢肺功能损害的最有效措施。因职业或环境粉尘、刺激性气体所致者,应加强职业防护,定期体检尤其是做肺功能检查。其他还包括康复治疗、疫苗接种、营养改善、合并症监测等内容。

慢阻肺病是一种慢性且进展性的疾病,它需要长期、规范的管理和治疗。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后,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系统和连续的医疗服务,有助于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的有效性,减少急性加重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减缓疾病进展。